漏水瓶的數碼記錄

渐行渐远的徽州竹匠

 --------记录我父亲做竹匠的那些时光

图片

(一)前言

装满我童年记忆的,是黛瓦粉墙,是油菜花黄,是那一只只油亮亮泛着酱色的竹篾箩筐……

旧时的衣食住行,离不开竹匠的影子:小到每日做饭量米用的“官升”,放零食的麻糖盖、蒸水馅包的蒸笼,徽州主妇离不开的筲箕[shāo jī]扁篮、洗碗最好用的竹衣(竹花)、雨天农作戴头上的笠帽、家常菜上盖着的防蝇罩,大到养桑蚕的笸箩[pǒ luo]、夏天睡的竹席竹凉床、小娃娃坐的竹马(竹椅)、秋收稻谷用的晒垫……

最美的风景是清明时节,男人们肩挑装满挂钱纸的竹筐,手提盛满祭品的“挂钱篮”去给先人扫墓,领着小孩儿穿行在油菜花开的山野,但闻灵秀山川间鞭炮声此起彼伏,一路村野花香,一路呼朋引伴,仿佛置身世外桃源。

图一:挂钱篮  绩溪县湖村邵培其(藏)

最风光的竹器是徽州女儿出嫁时必不可少的新娘火熥、用篾丝编织出古朴字样的鞋盖、典雅厚重的手提篮和新棉被、子孙桶等作为嫁妆摆放在洞房里,亲朋好友欣赏谈论着这些精美的竹器……

那时候,每个寻常徽州百姓家的生活,似乎都离不开竹匠。而我的父亲,就是一名普普通通又家喻户晓的竹匠师傅,被乡亲们亲切的称作“培其师”,尤其擅长精细的竹器活儿。

(二)一把篾刀劈天下

我的家乡绩溪境内多山,盛产毛竹,六七十年代,竹匠们用毛竹编制各种生活用具,当时还有“手工艺社”,有许多优秀的手工艺人活跃在乡间,著名的徽雕就由木匠和砖匠们打造,手工艺社里还有竹匠、铜匠、漆匠、桶匠、铁匠、石匠等。那时置办家用是件隆重的事,父亲正当壮年,凭一把篾刀为家人撑起一片天。在绩溪,没有篾匠、箩匠的叫法,一般篾匠主要编制筛子、凉席等,而箩匠则是制作大箩、小箩、菜篮、筲箕等,作为一个竹匠,就得什么粗细活儿都拿得下才行。

有一首熟悉的歌谣:“前世不修,生在徽州,十三四岁,往外一丢。”学竹匠手艺,虽然没有跪拜敬茶之类的礼节,还是很有讲究的。舍不得女孩子经受竹匠行当的辛苦,所以几乎全是后生家,小小年纪就被家长送到师傅家里,师傅收下拜师礼就算入了门,往后三五年吃住就在师傅家里。学徒规矩很严,吃昼饭时,师傅一般要被东家催三四遍才肯歇手,以示谦卑卖力,徒弟正值弱冠之年,即使肚子饿得咕咕叫,也得师傅说吃饭了才可以起身,到了傍晚,师傅说歇工了才可以歇工。

竹匠师傅都会将手艺倾囊相授,至于成就则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了,学徒至少三四年才“出师”,意即手艺学成了,可以独立操作了。出师要摆酒宣告,邀请亲朋好友,并尊师傅坐上席。出师后的竹匠仍尊师重师,逢年过节必定登门,拎上两瓶白酒叙一段家常,家中有红白喜事也会报信邀请,竹匠当新郎倌那天,还会特别留一个上席位置给师傅,和舅舅、姑父等长辈同样坐在八仙桌的首席。 

因为山区和半山区地貌,那时交通不便,没有竹器铺,也没有家庭作坊,所以竹匠不需要走街串巷的吆喝,一般都是乡亲们提早上门来或者捎个口信,约定日子,父亲会在那天一早就挑着家伙什,带着徒弟上门去给“东家”做活计,山路崎岖,常常是一个村落里多户人家排队做活,做完一个村再换到另一个村,有时山高路远,干脆住宿在东家里,十天半月才回一趟家门。东家对所有上门做活的工匠师傅都热情款待,三样招待必不可少:高山绿茶、白酒加好菜,所以在那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,父亲倒是吃遍了十里八乡各家各户的拿手好菜。

(三)手糙技不糙  小小器物“竹智多谋”

竹匠其实是个苦活,每天麻麻亮就起床干活,直到天黑才歇手,一年四季除了农忙时节,父亲几乎都带着徒弟在外“上工”,独一个清闲得空的梅雨时节,因为那时候制新的竹制品容易发霉,所以算是竹匠们难得的一个假期了。

除了长年在外奔波,更凭借一身好手艺。“上工”是按天来计算工钱,约定俗成的做每件器具需要多少天,双方都是了解的。父亲虽然要教徒弟,依然手脚麻利,常常一人顶别人二天半的活。父亲有一双布满厚茧和伤疤的双手,粗大的指关节,精瘦的身材,裤子的膝盖部位总是补丁上面打补丁。因为蔑丝细滑,需要一脚踏在上面固定位置,经年累月蹲在地上编竹器最易得关节炎,如今年老的父亲膝盖遇冷就隐隐生疼。

因每人手法不同,每一件出自父亲之手的竹器,多年以后父亲都能辨识出来。父亲编的竹篮,精巧漂亮,方圆周正,织的凉席,光滑细腻,凉爽舒坦。每一条篾丝都经过挑选,历经砍、锯、切、剖、刮、拉、撬、削、煮、编、织、磨等10多道工序,根据用途选择粗细并织出不同的花纹,在篾青的使用上,父亲用它编织出古朴厚重的花纹,尤其是徽州女儿的嫁妆,非常具有欣赏价值甚至收藏价值。

图片

观察工匠们的制作过程,发现几乎用刀的手艺中,刀口都是向外的,唯有竹匠剖蔑片,蔑刀是朝着自己用力操作的。因此每位学徒要掌握这门手艺,除了流汗,还非要流上一些鲜血不可。

竹匠使用的工具看上去并不复杂,一两个竹筐就可以收罗全部,篾刀、尺子、小锯、小凿、墨水筒等,撕篾机大约是最重的一件工具了,用它剖篾效率比单用篾刀提高许多。
图二:竹匠工具撕篾机
图三:竹匠的工具箱

渐行渐远的徽州竹匠 - 漏水瓶 - 漏水瓶的數碼記錄

 最不可或缺的倒是一件小工具叫“先锋”,铁制,细长形,一头尖一头扁,攥在手心几乎不易察觉,然而编织复杂的花样必需这先锋尖的一端扎个口子开路,篾丝才穿得过去,编的或紧、或松也需要扁的一端调拨整理。还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叫“刀门”,这工具也不大,是两块像小刀一样的铁片,安在一块木柄上,铁片一面有一道特制的小槽,槽口是锋利的刀口,两块刀片像一扇门,它的独特作用是能把柔软结实的篾片从刀门中穿过去,一拉篾片,就刮出特定的宽度。

跟着师傅学手艺,徒弟什么辛苦活都得干,看似给师傅打下手,必练的是杂实基本功,每一件精美又耐用的竹器,少不了每一道工序的勤学苦练,经过多年磨炼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,直到一双手布满厚茧伤疤。

第一个基本功就是劈篾,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劈成各种各样的篾条。首先用大篾刀在竹子尾端开个口,再使劲横过刀来,借着刀面的厚度用力拉开竹子,刺啦一声响,竹子剖成两片,再根据需要,将竹片剖成粗细不同的篾条。

图片第二个基本功是刮:是将篾片打磨光滑的过程,需要用到一个90度角的铁工具“刮篾刀”。刮篾刀固定在长木凳一端,木凳另一端放置未打磨的篾片。竹匠站在木凳前,单脚踏在刮篾刀上面,一手将篾片按放在刮篾刀的缺口里,拇指上垫一块垫片隔离篾丝,凭拇指的力度控制篾片的厚度,另一手拉起篾片另一端,就刮下丝丝竹花掉落地上。娴熟的竹匠可以抓起一大把篾片,只见篾片翻飞,竹花不断堆积,很快的每根篾片被磨得厚薄均匀、柔软而青白分明。图四:竹匠工具刮篾刀

(四)那些透着徽风古韵的竹制品

渐行渐远的徽州竹匠 - 漏水瓶 - 漏水瓶的數碼記錄

寓意圆圆满满的嫁妆,无论器型、花色还是质感,最华丽的当属这圆盖手提篮。“一儿冠笄出绣阁,半子登门伴华堂”,嫁出的徽州女儿每年逢四个节需“送节”回娘家,分别是:年前(腊八之后送肉或面)、年后(传统是正月初二去拜年)、端午节(送绿豆糕)、中秋节(送月饼)。旧时无论往娘家送节或往别家送礼,大多拎着这手提篮登门,附带一条云片糕或长寿糕,返家时手提篮里还把糕带回,绩溪方言“糕”与“交”音相近,糕来糕去意即多交往、常走动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五:圆盖手提篮 绩溪县湖村邵培其(作)

渐行渐远的徽州竹匠 - 漏水瓶 - 漏水瓶的數碼記錄

在篾青的使用上,巧竹匠用它编织的花纹,非常具有欣赏价值甚至收藏价值。这是用篾青编制的篮盖,多达5、6种粗细不同的蔑丝巧编出各种花样,正面镂空编,搭配全手工制铜扣,中间贴金色纸点缀,内面饰编着10种多花样,并嵌一枚铜钱。盖身双层编织,刚柔并济,无论从技法上,还是艺术效果上,都达到很高的水平,在没有上漆之前看得清原色原貌。就连配件也采用多年生的野藤条,整体既美观又耐用。编制这样一只花样繁复的篮子,需要近半个月的时间,还不包括上土漆这道工序和铜匠打造配件的时间。 图六:篾青编织的手提篮篮盖 绩溪县湖村邵培其(作) 

渐行渐远的徽州竹匠 - 漏水瓶 - 漏水瓶的数码记录

作为嫁妆必定是吉祥喜庆的红色,所用的土漆如今也难得见到了,工艺复杂,先得在奇材漆树上割取汁液,积累到一定量后,混合桐油熬制,再滤渣得到土漆。土漆的颜色是一种观感沉稳的端庄红,质厚温润、不俗不艳,透着岁月沉淀之美,极富东方民族风格。现代油漆含化学成分,多年后亮泽度会降低,会褪色,而土漆永不褪色,防腐抗热,日久弥新。图七:手提篮篮盖  绩溪县湖村邵培其(作) 
图片
徽州女儿嫁妆必备:新娘火熥,两个为一对。比家常用的火熥精致许多,个头小,手感分量却很足。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,坚信好东西自己会说话!作为传家之物,需要每年特定的时间,到山下挑选毛竹,经过特殊的处理方式后,不生蛀虫、永不霉变。只有基本功扎实、手艺精湛的竹匠师傅才可以将细软竹丝编制成这样的新娘火熥:一个百斤重的成人站在小小的新娘火熥上面,经年累月使用都不会变形!扔在地上,甚至发出铁一样坚硬的声音。提梁非常个性化,可以用藤丝和竹篾丝巧妙编出新娘的名字呢。
图八:新娘火熥 绩溪县湖村邵培其(作)

嫁妆:勤俭持家针线小笸箩,名曰“鞋盖”。渐行渐远的徽州竹匠 - 漏水瓶 - 漏水瓶的數碼記錄

  “好女嫁出成贤妇,佳音频传到娘家。娘家既已芳名著,婆屋定然美德彰。应要睦邻和妯娌,更须敬老奉翁姑。当媳须知勤俭好,治家应教子孙贤。”绩溪方言的“媳妇”一词,不是指妻子,而是指儿媳,这件编织着“勤俭持家”四字的嫁妆,道出了娘家人无声的叮咛和期待。旧时都穿布鞋草鞋,每家主妇都会纳千层底布鞋,它虽叫鞋盖,用途可不仅仅是放鞋,更类似于现代的托盘,例如伏岭镇北村的“社猪”活动中,祭奠祖先用它装供品。而器形相同,体积更小的竹器叫“麻糖盖”,看名称便可知是用作盛糕点的小盘子。   图九:鞋盖 绩溪县湖村邵培其(作) 图片

嫁妆:徽州女人针线篮“黹筐[zhǐ kuāng]”。质朴轻巧,恰到好处的高度,敞口设计方便取用,用来收纳零头布、剪刀、鞋模、毛线等,底部和篮沿上装饰着美丽的花纹。徽州女人用一双勤劳的巧手,绣鞋垫、织毛衣,为一家老小缝制衣裤鞋袜。
图十:织筐 绩溪县湖村邵培其(作) 
渐行渐远的徽州竹匠 - 漏水瓶 - 漏水瓶的數碼記錄


徽州主妇必备菜篮:椭圆的型状方便挎在腰间,装熟菜、肉面等食品时,底下铺一层棉纱布,上面盖一层棉纱布,再盖上篮盖。菜篮提梁上毛笔字落着款,一般写着主人某地某年某季置办。徽州主妇们走村串巷常常拎着这菜篮,闲话家常难免比较谁家的菜篮编得精致又耐用,旧时无广告,竹匠师傅的技艺水平就通过她们口口相传。

图十一:菜篮 绩溪县湖村邵培其(作)

渐行渐远的徽州竹匠 - 漏水瓶 - 漏水瓶的數碼記錄

 旧时书房用品:名曰“考篮”。徽州自古文风昌盛,重视教育是千百年来的传统。这考篮分两层,一层放砚台纸墨,一层放毛笔,搭配祥云状活页铜扣,盖上后还有一个竹制提梁。各部分构件大小要非常精准,否则上层的搁篮容易掉下去,或者盖子盖不严实,或者提着歪斜都是不过关的。每个构件的纹样疏密有致,各不相同,小孩们就是提着这“书包”去读私塾,走上考举之路。图十二:考篮 绩溪县湖村邵培其(藏)


(五)那些关于竹子的趣事和竹匠行祖师爷的传说

竹匠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,《诗经·小雅》中有“尔牧来思,何蓑何笠”的诗句,描述了牧童暮归时头戴笠帽的情景。由此可见,竹匠的诞生极早。

父亲与竹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,跟我说了一些有趣的故事。

图片关于竹匠的鼻祖,父亲说,竹匠和桶匠都信奉同一个祖师爷叫太山(音),据说还是鲁班的徒弟。太山跟着鲁班学艺,因为样貌丑,又喜欢琢磨巧劲儿,做事不肯费力气,所以不得鲁班欢心,最终被鲁班逐出了师门。古时做桶都取一段粗木头凿出空心来,太山觉得费料又费力,回到家,他用一块块木片拼成桶状,又用竹篾做箍,研制出了大小木桶,同时也发现了竹子的妙用,经他的发掘,竹子被编制成各种轻巧的竹器。所以,太山被竹匠和桶匠共尊为祖师爷。

图十三:父亲参观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

有一次我惊叫着发现一条蛇,父亲顺手操起一根细竹竿赶过来,蛇虽然溜了,但父亲跟我提到绩溪当地人称竹子是蛇的舅舅。在绩溪,舅舅的辈分很大,酒席上舅舅是坐首位的,竹子当蛇的舅舅,表示蛇外甥最怕竹子舅舅,因为它韧性强,表面光滑,又随处可见,顺手操起竹鞭能很准确的打到蛇的七寸,是最好的打蛇工具。

 (六)“知竹者常乐”与世人爱名难爱艺,孤独中寻觅传承

岁月如梭,经济高速发展,路宽了,车多了,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塑料制品和小家电大量涌现,以摧枯拉朽之势替代各种生活用具,竹制品几乎被淘汰。竹匠业和其他一些传统手工业一样,正在离我们远去。

渐行渐远的徽州竹匠 - 漏水瓶 - 漏水瓶的數碼記錄

“手工艺社”的工匠们大多渐渐转行,父亲的徒弟们也务工的务工、经商的经商。作为女儿的我,工作生活都在城市,花甲之年的父亲却不习惯这片水泥森林,他喜欢竹器蒸煮的饭菜香甜可口,喜欢故乡马头墙小青瓦、四水归堂的建筑,喜欢听得到蛙鸣的夏夜,下到阡陌纵横的田间他如沐春风……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,父亲说他不属于这流光溢彩的都市,回到安静的乡村,他默默守着他传统的竹匠手艺。凭着多年的口碑,乡亲们每逢嫁女,都找父亲打造几件新娘火熥、手提篮作嫁妆,或作为礼品典藏,甚至有人旅居国外,还特地请父亲编张竹席带出国门,如今著名的龙川景区,当年也曾请父亲打造了第一张竹排。


父亲坚守在黛瓦粉墙、青山秀水的徽州家园,如同夕阳下的老桥,透着温暖与从容、淡泊而坚实的气息。图十四:父亲和他的手提篮

现代科技将青青翠竹变化出崭新的样貌:鲜竹沥口服液、竹纤维内衣毛巾、竹炭包……然而,作为世代相传的竹匠手艺,家乡并没有年轻人愿意学。“学手艺苦,还赚不到什么钱”,“学手艺要跟着师傅到处跑,女朋友找不到咯,还是进工厂人多热闹”……世人爱名难爱艺,快速消费时代,没有人愿意花多年的精力学这门辛苦的手艺,父亲眼里流露着深深的无奈。

曾经多少没落的物事,随着人们的认识又回到大家的视野,而环保意识和传承保护意识的加强,徽州竹匠这门正在远去的老手艺,会不会重新受人重视而绽放光彩呢?

 

撰文、摄影:漏水瓶

评论

徽州绩溪人

© 漏水瓶的數碼記錄 | Powered by LOFTER